国产区一二三四区202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位置:首頁 > 中藥 > 竹葉椒根

竹葉椒根

【藥材名稱】竹葉椒根【毒】
【拼音名稱】zhuyejiaogen
【別名】散血飛、見血飛、野花椒根、竹葉總管根。
【科屬】為蕓香科植物竹葉椒的根皮或根。
【產地】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臺灣等地。

【性味】【性味歸經】辛;苦;溫;小毒。歸肺經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溫中理氣;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胃脘冷痛;泄瀉;痢疾;感冒頭痛;牙痛;跌打損傷;痛經;刀傷出血;頑癬;毒蛇咬傷
【中成藥】共有 1 種中成藥使用竹葉椒根: 齲齒寧含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鮮品60-90g;研末,3g;或泡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含漱;或浸酒搽;或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采收儲藏】
全年均可采,洗凈,根皮鮮用或連根切片曬干備用。

【化學成份】
根含崖椒堿(γ-fagarine),木蘭花減(magnoflorine),竹葉椒堿(xanthoplanine);根皮含白鮮堿(dictamnine),茵芋堿(skimmianine)和木蘭花堿;花椒根堿(zanthobungeanine);根還含木脂體化合物左旋細辛素(asarinin),左旋竹葉椒脂素(planinin),構型為(1R,2R,5R,6S)-2-(3’,4’-二甲氧苯基)-6-(3”,4”-亞甲二氧苯基)-3,7-雙并四氫呋喃[(1R,2R ,5R,6S)-2-(3’,4’-dimethoxyphenyl)-6-(3〃,4〃-methylene dioxyphenyl)-3,7-dioxyabicyclo[3,3,O]-octane];此外還有三萜化合物β-香樹脂醇(β-amyrin)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藥理作用】
參見白鮮及茵芋條。

【原形態】
竹葉椒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4m。枝直出而擴展,有彎曲而基部扁平的皮刺,老枝上的皮刺基部木栓化,莖干上的刺其基部為扁圓形墊狀。奇數羽狀復葉互生;葉軸無毛,具寬翼和皮刺;小葉無柄;小葉片3-5,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9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小圓齒,兩面無毛而疏生透明腺點,主脈上具針刺,例脈不明顯,紙質。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長2-6cm;花被片6-8,藥隔頂部有腺點一顆;雌花心皮2-4,通常l-2個發育。蓇葖果1-2瓣,稀3瓣,紅色,表面有突起的腺點。種子卵形,黑色,有光澤。花期3-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坡疏林、灌叢中及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臺灣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0.5-2.6cm,暗灰色至灰黃色,有較密的淺縱溝。質堅硬,折斷面纖維性,橫斷面栓皮灰黃色,皮部淡棕色,木部黃白色。味苦,麻舌。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外為落皮層。韌皮部外側有石細胞及纖維,石細胞數個成群散在;纖維數個至20余個成束,排成數層,外側稀疏,內側斷續成環。木質部中導管單個或2-4個相連,多數徑向排列。

【鑒別】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10g,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濃縮,以10%鹽酸溶解,濾過,濾液用氯訪萃取,氯仿液回收溶劑至成2ml,作供試品溶液。另取兩面針結晶8適量,以甲醇溶解成每1ml含1mg的對照品溶液。取上述兩種溶液各約10μl點于同一硅膠H-CMC板上,以氫仿展開,展距10cm,取出晾干,噴霧濃硫酸顯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紅棕色斑點。

【各家論述】
1.《貴州民間藥物》:驅風,止痛,殺蟲。治咳嗽,風濕痛。頑癬,蟲牙痛,刀傷出血。

2.《湖南藥物志》:治頭痛,感冒。

【摘錄】
《中華本草》
竹葉椒根圖片
竹葉椒根
竹葉椒根
竹葉椒根1
竹葉椒根1
竹葉椒根2
竹葉椒根2
竹葉椒根3
竹葉椒根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山区| 济宁市| 夏邑县| 松溪县| 颍上县| 美姑县| 安陆市| 望谟县| 闻喜县| 西平县| 白银市| 屏边| 徐州市| 千阳县| 南漳县| 尖扎县| 阳谷县| 衡阳县| 嘉义县| 新乡市| 南京市| 五原县| 乐亭县| 安图县| 金川县| 闸北区| 永新县| 闽清县| 安远县| 哈巴河县| 广水市| 邓州市| 栾城县| 凤冈县| 麻阳| 安图县| 老河口市| 西城区| 濮阳县| 山阳县| 睢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