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絲衛矛
【藥材名稱】垂絲衛矛【拼音名稱】chuisiweimao
【別名】球果衛矛、五棱子。
【科屬】為衛矛科植物垂絲衛矛的根、根皮、及莖皮。
【產地】分布于遼寧、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
【性味】【性味歸經】苦、辛;平。歸心、大腸、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通經;利水解毒。主風濕痹痛;痢疾;泄瀉;痛經;閉經;跌打骨折;腳氣;水腫;陰囊濕癢;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搗敷,或研末調敷。
【附方】
1.治骨折損傷:垂絲衛矛根或莖皮,搗爛外敷。
2.治關節酸痛:垂絲衛矛根一兩。水煎,飯前服。
3.治陰囊奇癢有滲出粘液:垂絲衛矛莖皮,研末,加桐油調敷患處,或煎湯熏洗。(選方出《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注意】
孕婦忌服。
【采收儲藏】
夏、秋季采莖,剝皮鮮用或曬干。秋后采根,鮮用或剝皮曬干。
【化學成份】
葉含鄰-香豆酸。
【原形態】
垂絲衛矛 落葉灌木,高2-4m。葉對生,偶有互生;葉柄長2-10mm;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寬卵形,長4-9cm,寬2.5-5cm,先端漸尖,邊緣具密鋸齒,基部寬圓形或平截圓形。花兩性,為腋生疏聚傘花序,多花,總花梗細長,長4-6cm;花徑8-9mm,5數,淡綠色,花絲短;花盤圓形。蒴果近球形,直徑1-1.5cm,具4-5縱棱,下垂,熟時暗紅色,假種皮紅色。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山谷雜木林下及溪谷林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遼寧、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
【各家論述】
1.《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痢疾初起,骨折損傷,關節酸痛,陰囊濕癢。
2.安徽《單方草藥選編》:活血行瘀,通經逐水。治跌打損傷瘀滯作痛,婦女感寒經閉腹痛,腹水臌脹。
【摘錄】《中華本草》
垂絲衛矛圖片

垂絲衛矛

垂絲衛矛1

垂絲衛矛2

垂絲衛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