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区一二三四区202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位置:首頁 > 中藥 > 艾葉

艾葉

【藥材名稱】艾葉【毒】
【拼音名稱】aiye
【別名】艾、冰臺、艾蒿、醫草、灸草、蘄艾、黃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陳艾、灰草、大艾葉、杜艾葉、萎蒿、陳艾、白艾。
【科屬】為菊科植物艾的葉。
【產地】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以湖北蘄州產者為佳,稱“蘄艾”。
【性味】【性味、歸經】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
【功效】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

【中成藥】共有 103 種中成藥使用艾葉: 婦科萬應膏 乳增寧片 抗婦炎膠囊 百艾洗液 潔爾陰洗液 金歸洗液 補血調經片 婦康寶合劑 婦康寶煎膏 婦科再造丸等。
【應用】
1、出血證。本品氣香味辛,溫可散寒,能暖氣血而溫經脈,為溫經止血之要藥,適用于虛寒性出血病證,尤宜于崩漏。主治下元虛冷,沖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可單用本品,水煎服,或配阿膠、芍藥、干地黃等同用,如膠艾湯(《金匱要略》)。本品溫經止血,配伍生地、生荷葉、生柏葉等清熱涼血藥,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多種出血證,如四生丸(《婦人大全良方》)。艾葉之用,既可加強止血,又可防大隊寒涼藥物而致涼遏留瘀之弊。
2、月經不調、痛經。本品能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尤善調經,為治婦科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之要藥。常用于下焦虛寒,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宮寒不孕及帶下清稀等證,每與香附、川芎、白芍、當歸等同用,若虛冷較甚者,再配伍吳茱萸、肉桂等,如艾附暖宮丸(《直指方》)。用治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可以單味艾葉煎服,或以之炒熱熨敷臍腹,或配伍溫中理氣之品。
3、胎動不安。本品為婦科安胎之要藥。如《肘后方》以艾葉酒煎服,治療妊娠卒胎動不安;臨床每多與阿膠、桑寄生等同用。
此外,將本品搗絨,制成艾條、艾炷等,用以熏灸體表穴位,能溫煦氣血,透達經絡,為溫灸的主要原料。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適量。溫經止血宜炒炭用,余生用。
【注意事項】陰虛血熱者慎用。
【采收加工】春、夏二季,花未開、葉茂盛時采摘,曬干或陰干。
【炮制工藝】
1、艾葉:揀去雜質,去梗,篩去灰屑。
2、艾絨:取曬干凈艾葉碾碎成絨,揀去硬莖及葉柄,篩去灰屑。
3、醋艾炭(艾葉炭):取凈艾葉,在鍋內炒至大部分成焦黑色,噴米醋,拌勻后取出稍篩;也可噴灑清水撲滅火星,取出晾干,防止復燃。每100kg艾葉,用醋15kg。
【貯藏儲存】陰干后,置于陰涼干燥、通風處。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艾含揮發油,為多成分混合物,經分離鑒定的有:萜品烯醇-4、β-石竹烯、蒿醇、芳樟醇、樟腦、龍腦、桉油素以及水芹烯、畢澄茄烯、側柏醇等。
2、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體外實驗表明:艾葉對炭疽桿菌、α-溶血性鏈球菌、β-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假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等 10 種革蘭陽性菌有抗菌作用。
艾葉煎劑對致病性皮膚真菌有微弱的抑菌作用,在5%濃度時對堇色毛癬菌有抑制作用,30%濃度時,對許蘭黃癬菌、許蘭黃癬菌蒙古變種、狗小芽胞癬菌、同心性毛癬菌、紅色毛癬菌、鐵銹色毛癬菌、堇色毛癬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艾葉水浸劑(1:4)對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艾葉油對球菌(白色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及乙型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及奈瑟菌)及大多數革蘭陰性桿菌(流感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副大腸桿菌及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艾葉煙熏作為空氣消毒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枯草桿菌、產堿桿菌及人型結核桿菌等均有殺滅或抑制作用。對多種致病性真菌也有抑菌作用。艾條煙熏尚能減少燒傷創面的細菌。
感染結核桿菌的豚鼠,經艾炷灸治療后,疾病進展緩慢,病變較輕,尤以病程后期更明顯。艾炷灸尚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反應,但增強程度較動物獲得免疫性時為弱。
(2)鎮靜作用:艾葉揮發油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能使家兔活動減少。給小鼠灌胃,能明顯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但對士的寧、戊四氮和可卡因引起的小鼠驚厥和死亡無保護作用。
(3)鎮咳、祛痰、平喘作用:豚鼠實驗證明:艾葉揮發油能抑制化學物質引起的咳嗽,其鎮咳機制主要是抑制延髓的咳嗽中樞,該作用可被可拉明所抵消。酚紅法表明:艾葉油給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有祛痰作用。艾葉油能直接松弛豚鼠氣管平滑肌,其作用隨劑量加大而增強。無論口服或噴霧給藥,均能對抗乙酰膽堿或組胺引起的哮喘發作,且作用持久。其作用機制可能是其抗過敏和直接作用于氣管平滑肌所致。
(4)抗過敏作用:艾葉油灌胃,對蛋清所致豚鼠過敏性休克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但噴霧給藥無效。其機制可能是抑制過敏介質的釋放,或直接對抗過敏介質(組胺及慢反應過敏物質)所致。艾葉油尚能直接抑制慢反應物質、組胺和乙酰膽堿對回腸的收縮反應。
(5)對心臟的作用:艾葉油能明顯抑制離體蟾蜍心臟的收縮,對心率的影響不大,但可引起房室傳導阻滯。濃度加大可使心搏停止。
(6)其他作用:艾葉水浸液給兔灌服有促進血液凝固作用。研究表明:炒艾葉炭、醋炒艾葉炭、燜煅艾葉炭能使小鼠凝血時間縮短,它們的鞣質含量均比艾葉高,艾葉油的含量比艾葉低,提示艾葉的止血作用與鞣質含量有一定的相關性。但亦有報告認為,艾葉止血作用的強弱與其鞣只含量的高低關系不大,艾葉炭止血的有效成分尚待進一步研究。
艾葉煎劑對兔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艾葉油對實驗動物有利膽作用;能增強小鼠炎癥滲出細胞的吞噬能力。
早年研究報告指出,艾葉因含鞣質,可使因溫刺法發熱的家兔體溫下降。但其作用量已近致死量,故不能作為解熱藥。
3、毒副作用:艾葉油給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2.47ml/kg和1.12ml/kg;艾葉煎劑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23g/kg。給兔腹腔注射艾葉油2ml/kg,10分鐘后開始出現鎮靜,隨后翻正反射消失,呼吸減慢,最后死亡。
臨床應用本品,偶可見到口燥、咽干、腹脹、胃部不適、頭昏等,不需處理可自行消失。
亦曾有報告,一女性因治療目的服用艾水約 500ml(濃度未明)而致死。報告認為干艾葉約需 100g左右才能致死,藥用量一般不能超過10g,超過此量2~3倍,即有中毒之可能。
局部外用,艾的揮發油對皮膚有輕度刺激性,可引起發熱、潮紅等,偶可使肢體末端發生顫抖、麻痹??诜纱碳の改c道,使其分泌增加,故用藥量(干艾葉)3~5g 可增加食欲,大量時則引起胃腸急性炎癥,產生惡心、嘔吐等癥狀。經腸吸收后,由門靜脈達肝臟,可使肝細胞代謝障礙,發生中毒性黃疸和肝炎。但最顯著的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藥用量可興奮皮層及皮層下中樞(主要是運動中樞、血管收縮中樞、其次為呼吸中樞等),故能引起痙攣、止血等現象。由于神經反射性的變化以及血管壁本身受損,又可引起子宮充血、出血,在妊婦甚至流產。
本品中毒癥狀,一般表現為早期有咽喉干燥、胃腸不適或疼痛、惡心、嘔吐,繼而全身無力、頭暈耳鳴、四肢震顫甚至全身痙攣,嚴重者可致癲癇樣驚厥、譫妄、癱瘓。數日后可出現肝腫大、黃疸、膽紅素尿。孕婦則易導致子宮出血及流產。
中毒救治:
(1)用1:5 000的高錳酸鉀洗胃,硫酸鎂導瀉,并口服活性炭末20~30g。
(2)出現痙攣性驚厥時,先吸入乙醚,或應用苯巴比妥、硝基安定等。
(3)腹痛腹瀉時,用硫酸阿托品1mg皮下或肌肉注射,日3~4次。
(4)出現中毒性肝炎時,用氫化可的松10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點滴。亦可口服肝泰樂、肝寧、維生素B、維生素C等藥物。
(5)其他處理:將病人置于安靜暗室內,避免聲、光刺激。
(6)中草藥治療:茵陳、板藍根各30g,山梔子、龍膽草、甘草各9g,車前子(包煎)15g。水煎,出現中毒性肝炎時內服。
【臨床應用】
1、治療慢性氣管炎:
a.艾葉60g(干品),紅糖15g,加水煎成100ml,分3~4次口服,1周為1個療程。治療484例,有效率為76.1 %。〔《武漢新醫藥》1971;(3):29〕
b. 用蒸餾法提取艾葉油,制成膠丸或糖衣片服用,每日量0.1~0.3ml,分3~4次口服,10天為1個療程。治療138例,1個療程總有效率81.88%,近期控制加顯效者為46.37%?!病逗毙l生》1972;(7):4〕
2、治療急性菌痢:用20%艾葉煎劑,日服4 次,每次40ml。觀察21例,均治愈。平均住院5.5天。治療中同時補充維生素B、C,個別病例給予輸液?!病墩憬t學》1960;(3):142〕
3、治療急性阿米巴痢疾:艾灸大腸俞(雙)、關元、神闕、足三里(雙),治療6例,全部治愈?!病缎箩t學》1974;(5):248〕
4、治療間日瘧:艾葉(干品)15~30g,切碎,用文火煎2小時左右,過濾,加糖,于發作前2小時頓服,連服2天。治療53例,癥狀控制有效率為89%,血內瘧原蟲陰轉率為56.2%。藥液須現制現用,每日用 30g 的療效較好?!病渡綎|醫刊》1962;(5):22〕
5、治療凍瘡:艾葉、細辛、當歸、生姜、花椒各60g,桂枝、蘇木各100g,樟腦30g,辣椒6枚。將上藥置75%酒精(或白酒)3000ml內浸泡7天,備用。使用時用棉簽蘸藥液反復涂擦患處,日3次。治療93例,其中用藥2天痊愈者6例,用藥3天痊愈者59例,用藥4~5天痊愈者28例。〔《新疆中醫藥》 1989;(4):24〕
6、治療尋常疣:鮮艾葉擦拭局部,每日數次,至疣自行脫落為止。治療12例,最短3天,最長10天即行脫落。〔《山東醫藥》1972;(8):66〕
7、治療陰囊瘙癢證(繡球風):艾葉、千里光各30g,加水濃煎后,溫洗患處10~15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治療期間避免局部搔抓和用肥皂、熱水擦洗。治療20例(病程短者3個月,長者32年),用藥1~2個療程后,除2例無效外,其余皮損、瘙癢均消除或減輕。〔《浙江中醫雜志》1984;19(3):141〕
8、治療閉經:艾葉30g,肉桂、小茴香、川芎各12g,烏藥15g。共研細末。先將食鹽250g置鍋內炒熱,再倒入藥末,混勻炒熱,用布包好熱熨于小腹部。每次20分鐘,早晚各1次。1劑藥可連用4次。對于寒性閉經一般1劑即可見效。也可用于寒性痛經?!病痘鶎俞t刊》1984;(5):36〕
9、治療小兒陰縮:艾葉100g,放鍋內炒熱,再用白酒、水各25g,拌炒至艾葉濕潤、不灼手為度。敷會陰、陰囊及少腹近恥骨部,疼痛和拘急劇烈者,加針刺三陰交(強刺不留針),陰縮可在15~30分鐘復常。治療25例,均1次取效?!病缎轮嗅t》1990;(3):17〕
10、治療小兒腹瀉:艾葉5g,生姜2g。隨證加減。水煎服,日1劑。治療116例,痊愈92例,好轉15例,無效9例?!病稄V西中醫藥》1988;(6):44〕
【茶療食譜】
1、艾葉餃子
[材料]艾葉300克、蔥、豆芽、豆腐適量。
[做法]艾葉、從、豆芽、豆腐切碎,拌勻,加入鹽、味精調味成餡;常規包餃子即可。
[養生提示]本食療方可增進食欲。
2、艾葉蒜湯
[材料] 大蒜50克,生荷葉20克,生艾葉20克,生側柏葉20克,鮮生地20克。
[做法] 將上述各種材料混合一起搗成泥,以水煎服。
[養生提示] 本食療方可平逆氣、止血。
3、艾葉紅糖水
[材料] 生姜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
[做法]生姜切碎,大棗拍碎、去核,艾葉洗凈,切碎;三味藥用放鍋中加水煎煮,煮沸后調入紅糖即可。
[養生提示]本食療方可溫經散寒止痛,常用于寒凝經絡所致痛經。
4、艾葉茶
[材料] 艾葉5g、紅茶3g、白糖10g。
[做法] 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效] 溫經散寒,理氣止血,安胎。
[用途] 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月經不調;胎動不安。
[來源] 傳統藥茶方。
5、艾陳茶
[材料] 艾葉5g、陳皮3g、花茶3g。
[做法] 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效] 運脾散寒。
[用途] 下痢腹痛,睡臥不安。
[來源] 來源于《圣濟總錄》。
6、艾草糍
[材料] 嫩艾葉500克、糯米粉300克、白砂糖150克、蓮蓉100克、清水適量。
[做法]  
(1)將艾葉洗凈,鍋加水燒開后放入艾葉煮兩分鐘,撈起放入盆里再用清水浸洗3次,撈出擠干水分后用刀剁碎;
(2)鍋放適量清水(約100克)燒開,放入剁碎的艾葉、白糖一起煮至糖溶;
(3)待艾葉涼后加入糯米粉搓勻,用手取小塊粉團包入蓮蓉后搓圓,壓扁就成生艾糍了;
(4)鍋放水燒開,,把生艾糍擺放到蒸盤上蒸10分鐘就可食用了。
[養生提示]香甜艾草糍暖胃同時可以增加食欲。
艾葉圖片
艾葉原植物
艾葉原植物
艾草葉
艾草葉
艾葉圖
艾葉圖
艾葉藥材
艾葉藥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中县| 二手房| 连南| 电白县| 乐昌市| 调兵山市| 茶陵县| 洛浦县| 曲靖市| 北辰区| 天等县| 白朗县| 稷山县| 嘉义县| 凉城县| 郴州市| 新余市| 新巴尔虎右旗| 那曲县| 缙云县| 石狮市| 八宿县| 河北省| 天门市| 视频| 泰顺县| 漳浦县| 鸡东县| 桂林市| 甘孜| 偏关县| 唐海县| 达尔| 略阳县| 天津市| 通江县| 永定县| 武功县| 龙南县| 合江县| 景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