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丸
【藥材名稱】雷丸【毒】【拼音名稱】Lei Wan
【別名】竹苓、雷實、竹鈴芝
【科屬】為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
【產地】主產于四川、貴州、云南、湖北、廣西等地。
【性味】【性味、歸經】微苦,寒。有小毒。歸胃、大腸經。
【功效】殺蟲消積。
【中成藥】共有 17 種中成藥使用雷丸: 肥兒疳積顆粒 化積口服液 化積顆粒 化蟲丸 小兒奇應丸 殺蟲丸 驅蟲消食片 小兒積散 囊蟲丸[?。?/a> 五瘕丸等。
【應用】
1、絳蟲病,鉤蟲病,蛔蟲病。本品驅蟲面廣,對多種腸道寄生蟲均有驅殺作用,尤以驅殺絳蟲為佳。治療絳蟲病,可單用研末吞服,每次20g,日服3次,多數病例蟲體在第2~3日全部或分段排出;與檳榔、牽牛子、木香、苦楝皮等同用,可治療鉤蟲病,蛔蟲病,如追蟲丸(《證治準繩》);與大黃、牽牛子共用,可用治蟯蟲病;與半夏、茯苓等同用,可用治腦囊蟲病。
2、小兒疳積。本品具殺蟲消積之功,主入陽明經以開滯消疳。常配伍使君子、鶴虱、榧子肉、檳榔各等分,為末,乳食前溫米飲調下,如雷丸散(《楊氏家藏方》);亦可以雷丸配伍使君子、蒼術,另以雞蛋入藥蒸食。
【用法用量】入丸、散,15~21g。一次5~7g,飯后用溫開水調服,一日3次,連服3天。
【注意事項】不宜入煎劑。因本品含蛋白酶,加熱60℃左右即易于破壞而失效。有蟲積而脾胃虛寒者慎服。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洗凈,曬干。生用。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主要成分為一種蛋白水解酶,稱雷丸素,含量約3%。此酶為一條多肽鏈的糖蛋白,含較多的酸性氨基酸,堿性氨基酸含量較低,其中蛋氨酸含量高達31.5%。此酶在pH8溶液中作用最強,酸性溶液中無效。其對酪蛋白、酯有水解作用,尚有凝乳、溶菌作用。此外,尚含雷丸多糖S-4002、鈣、鋁、鎂等。
2、藥理作用:
?。?)驅絳蟲作用:對人感染有鉤及無鉤絳蟲,犬絳蟲均有驅蟲作用。雷丸驅絳蟲作用不是麻痹蟲體,而是由于雷丸中的蛋白酶對蛋白質的分解,致蟲節破壞所致。
?。?)對蛔蟲的作用:體外實驗對豬蛔蟲有效,但對蛔蟲感染者無效。
?。?)抗陰道毛滴蟲的作用:10%的雷丸煎劑,藥液與培養基成1:1的濃度,5分鐘后大部分蟲體顆?;冃危瑐€別蟲體仍有活動。
?。?)其他作用:雷丸對水蛭和蚯蚓有較顯著的殺蟲作用。實驗表明:雷丸多糖對小鼠巴豆油耳炎癥、大鼠瓊脂性和酵母性關節腫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對機體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有增強作用。雷丸素對小鼠S180和W256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毒副作用:臨床應用雷丸作驅蟲藥安全有效,未見明顯毒副作用。但有個別病例服藥期間出現惡心、短暫而輕微的腹痛。
【臨床應用】
1、治療絳蟲?。豪淄柚瞥煞蹌?,每次20g,以涼開水加糖少許調服。每日3次,連服3日。第4天服硫酸鎂15~20g(不服亦可)。治療20例,蟲體多在第2~3日全部或分段排下,治療后復查未見蟲體,全部癥狀消失。〔《江蘇中醫雜志》1956;(試刊號):25〕
2、治療蟯蟲病:雷丸3g,大黃10g,二丑10g,共研細末混勻,晨起空腹時用冷開水1次送服。小兒可按年齡遞減。治療188例,治愈186例,無效2例。一般在服藥1~2日即可排蟲,隨之自覺癥狀消失。服藥期間有13例出現短暫而輕微的腹痛?!病吨屑夅t刊》1960;(7):35〕
3、治療鉤蟲?。?br /> a.雷丸(研極細末)60g,乳糖或葡萄糖適量。此為1日量,1次或分3次用開水調服??蛇B用2日。治療11例,療效肯定,無副作用,小孩可適當減量?!病渡虾V嗅t藥雜志》1956;(9):23〕
b.雷丸120g(研粉),均分為3包,每日1包。此為1個療程之劑量。1個療程結束后,檢查大便,如有鉤蟲卵,可續服1個療程。治療20例,用藥1個療程獲效者為85%?!病渡虾V嗅t藥雜志》1957;(5):22〕
雷丸圖片

雷丸

雷丸

雷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