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藥材名稱】防己【拼音名稱】Fang Ji
【別名】土防己、青藤根、青藤香、鉆骨龍、金鎖匙。
【科屬】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或馬兜鈴科植物廣防己的干燥根。前者藥材稱為漢防己,后者稱木防己。
【產地】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生于山野丘陵地、草叢或矮林邊緣。
【性味】【性味、歸經】苦、辛,寒。入膀胱、肺經
【功效】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
【中成藥】共有 72 種中成藥使用防己: 復方羅布麻片 復方羅布麻片Ⅱ 復方羅布麻片I 漢防己甲素片 復方羅布麻片(Ⅱ) 漢防己甲素注射液 萘哌地爾分散片 復方羅布麻片Ⅰ 醒腦再造膠囊 風痛安膠囊等。
【應用】
1、用于水腫,小便不利。防己苦寒降泄,能利水消腫,使內蘊之水濕下行,為水濕所致水腫病的常用藥。治水腫不能平臥,脈證俱實者,配甘遂、葶藶子等,如《圣濟總錄》防己九;若脾失運化,水溢皮膚,致患皮水,四肢浮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配黃芪、桂枝、茯苓等,以健脾益氣,溫陽利水,如《金匱要略》防己茯苓湯;若因衛氣不固,風水外客,致患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配黃芪、白術、甘草等,以益氣固表,利水消腫,如《金匱要略》防己黃芪湯;若水飲內結,腸間有水氣,腹脹滿,大便秘結,小便不利,口舌干燥,喘咳者,配椒目、葶藶子、大黃等,以攻逐水飲,利水通便,如《金匱要略》己椒藶黃九。本品治濕熱阻滯經絡,腳氣腫痛,常與黃柏、木瓜、薏苡仁等配伍同用,有清利下焦濕熱之功。
2、用于風濕痹痛。防己辛散苦泄,故能祛風除濕,通絡止痛。風寒濕痹,歷節疼痛者,配烏頭、桂心等,如《千金要方》防己湯;若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疼痛者,每與薏苡仁、蠶砂、梔子等配伍,以清熱祛風除濕,如《溫病條辨》宣痹湯。其清濕熱之功,亦用治濕熱所致的疥癬瘡腫,可與金銀花、地膚子等配伍。
此外,防己又有降血壓作用,高血壓病屬于肝陽上亢者,配決明子、茺蔚子等同煎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5~9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該品苦寒較甚,不宜大量使用,以免損傷胃氣。食欲不振及陰虛無濕熱者忌用。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修去蘆梢,洗凈或刮去栓皮,切成長段,粗根剖為2~4瓣,曬干。
【炮制工藝】
1、防已片:除去雜質,稍浸,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2、炒防己:取防己片,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焦表面微黃色,取出放涼。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根含多種生物堿,如木蘭堿、木防己堿、異木防己堿、高木防己堿、木防己胺堿、去甲毛木防己堿及木防己新堿。
2、藥力作用:粉防己堿和防己諾林堿有鎮痛、抗炎、抗癌作用;粉防己有抗過敏作用。除此之外,粉防己堿有解熱、利尿及抗過敏休克的作用,對大鼠瓦克瘤肉瘤W256有顯著抑制作用。體外試驗證明,粉防己堿能明顯抑制ADP、膠原和花生四烯酸誘導的兔血小板聚集。對兔血小板粘附和血栓形成也有抑制作用。防己總生物堿對橫紋肌有一定松馳作用;其碘甲烷或溴甲烷衍生物“漢肌松”具肌肉松弛作用。
【臨床應用】
1、治療煤工塵肺:防己4份,青木香1份。研末過篩混合,再用黃芪1份煎汁泡成小丸,烘干備用。每晚睡前服藥丸3g,3個月為1療程,療程間隔1個月。治療69例(男性),癥狀好轉率55%~90%;治療前后X線胸片對照,好轉4例,穩定63例,2例顯示延緩進展,無1例近期加重。〔《四川中醫》1986;4(1):17〕
2、治療關節痛:木防己酒(含生藥量為1:10,浸泡60天),每次10~20ml,日服2~3次,10個月為1療程。治療熱痹關節痛120例,痊愈51例,好轉39例,有效22例,無效8例。〔《山東中醫雜志》1987;(6):21〕
3、治療血栓性靜脈炎:防己、蒼術、黃柏、王不留行各15g,川芎10g,牛膝、薏苡仁、當歸各20g,水煎分2次服。身熱、局部紅腫甚者加五味消毒飲,外用20%元明粉溶液濕敷。條索狀結節硬且較長時間未消者加三棱、莪術。治療12例,顯效5例,好轉7例。〔《吉林中醫藥》1990;(5):12〕
4、治療小兒鞘膜積液:漢防己、川芎、小茴香、川椒、艾葉各15g,白礬10g。將前五味藥連煎2次,煎劑約1000ml,白礬研細,放入溶化,待溫熱適度時,用白布或毛巾蘸藥液濕敷患處,每次持續30分鐘,每天2~3次。積液較多者,用0.25%普魯卡因溶液作精索周圍封閉后,穿刺抽出鞘膜積液后再濕敷。治療40例,治愈37例,未愈3例(2例未堅持服藥,1例積液特多)。〔《陜西中醫》1991;12(8):368〕
【茶療食譜】
1、葶藶防己茶
[材料]葶藶子5g、防己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利水消腫。
[用途]陽水暴腫、面赤煩渴、喘急、小便澀。
[來源]來源于《外臺秘要方》。
2、防己生姜茶
[材料]防己5g、生姜3g、綠茶3g。
[做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也可用防己、生姜的煎煮液沖泡綠茶飲用。
[功效]行水消脹。
[用途]水飲停聚膨脹。
[來源]來源于《本草匯言》。
3、二防茶
[材料]防己5g、防風3g、冬葵子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利水消滯。
[用途]小便澀滯不利;浮腫。
[來源]來源于《千金方》。
4、防己黃芪茶
[材料]防己5g、黃芪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效]益氣行水,固表祛濕。
[用途]風水浮腫;腎炎腎病氣虛濕滯浮腫;腎虛水泛目眶周圍發黑斑。
[來源]傳統藥茶方。
防己圖片

防己

防己圖

漢防己

木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