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区一二三四区202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位置:首頁 > 中藥 > 淡豆豉

淡豆豉

【藥材名稱】淡豆豉
【拼音名稱】Dan Dou Chi
【別名】香豉、豉、淡豉、大豆豉。
【科屬】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種子的發酵加工品。
【產地】全國各地均產,主產于東北。
【性味】【性味、歸經】苦,辛,涼。歸肺、胃經。
【功效】解表、除煩、宣發郁熱。
【中成藥】共有 57 種中成藥使用淡豆豉: 銀翹傷風膠囊 加味銀翹片 金青感冒顆粒 荊菊感冒片 精制銀翹解毒片 羚翹解毒顆粒 羚翹解毒丸(濃縮丸) 羚翹解毒丸(水丸) 羚羊感冒口服液 強力感冒片(強效片)等。
【應用】
  1、外感表證。該品辛散輕浮,能疏散表邪,且發汗解表之力頗為平穩,無論風寒、風熱表證,皆可配伍使用。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咽痛等癥,常與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等藥同用,如銀翹散(《溫病條辨》);若風寒感冒初起,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鼻塞等癥,常配蔥白,如蔥豉湯(《肘后方》)。
  2、熱病煩悶。該品辛散苦泄性涼,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邪熱、除煩,常與清熱瀉火除煩的梔子同用,治療外感熱病,邪熱內郁胸中,心中懊憹,煩熱不眠,如梔子豉湯(《傷寒論》)。
【用法用量】煎服,6~12g。
【注意事項】胃虛易泛惡者慎服。
【炮制工藝】取桑葉、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濾過,煎液拌入凈大豆1000g中,待吸盡后,蒸透,取出,稍涼,再置容器內,用煎過的桑葉、青蒿渣覆蓋,悶使發酵至黃衣上遍時,取出,除去藥渣,洗凈,置容器內再悶15~20天,至充分發酵、香氣溢出時,取出,略蒸,干燥,即得。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脂肪、蛋白質和酶類等成分。
  2、藥理作用:淡豆豉有微弱的發汗作用,并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臨床應用】
  1、據報道,三黃石膏湯(黃連9g,黃芩9g,黃柏9g,梔子9g,淡豆豉9g,麻黃8g,石膏40~50g(先煎),生姜3片,大棗3枚,細茶10g),每日1~2劑,水煎服,治療流行性感冒高熱,收到了較好的療效。(《福建中醫藥》1997,28(1):44)
  2、以淡豆豉、地骨皮各15g,焦山梔5g,柴胡12g,白薇30g組成“癌熱靈”,水煎服,2周為1個療程,治療癌性發熱有效(《浙江中醫雜志》1997,32(6):250)
  3、以薄荷、前胡、牛蒡子、淡豆豉、木通、葛根為主組成辛涼解表湯,腹脹痛加厚樸、香附,乳食減少有完谷者加神曲、山楂,治療小兒泄瀉收到了較好的療效。(《長春中醫學院學報》1997,13(1):48)
【食療食譜】
1、桑菊薄豉飲
[材料]桑葉、菊花各10克,薄荷、淡豆豉各5克,蘆根10克,
[做法]上述藥材置于有蓋杯中,用水1000ml泡10分鐘即可,1日內代替茶水常常飲用。
[養生提示]本方適用風熱型感冒患者飲用,尤其是準媽媽們風熱感冒后飲用。
2、香菜蘿卜豆豉湯
[材料]香菜15克,淡豆豉10克,白蘿卜1個,洋蔥30克,生姜3片,大蔥一根,芥末少許。
[做法]先將白蘿卜切塊煮熟后,再將余料放入,煮幾分鐘后食用
[養生提示]蘿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可用于治療咽喉炎、聲音嘶啞、失音。
淡豆豉圖片
淡豆豉
淡豆豉
淡豆豉
淡豆豉
桑菊薄豉飲
桑菊薄豉飲
香菜蘿卜豆豉湯
香菜蘿卜豆豉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汉源县| 石城县| 天台县| 登封市| 河西区| 巴里| 新竹县| 崇仁县| 乐平市| 山东省| 上虞市| 大渡口区| 雷州市| 山东省| 肥城市| 仪陇县| 修文县| 大厂| 株洲市| 司法| 额济纳旗| 大同市| 鄄城县| 合山市| 仪征市| 侯马市| 海门市| 石渠县| 濮阳市| 常州市| 南乐县| 扎兰屯市| 鲜城| 山东| 丰顺县| 逊克县| 溧水县| 淅川县| 临沭县| 康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