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為期兩天的第七屆(2024)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人工智能與醫用機器人類別賽在北京市圓滿落幕。
本次大賽由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主辦,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理委員會、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醫療器械創新網承辦。本場大賽以"面向實際需求,支持科研成果轉化,重視技術創新與創新服務"為主題,共同搭建政府、協會、企業、人才交流平臺,促進人工智能與醫用機器人等醫療器械產學研優質成果落地,更好地賦能創新鏈、夯實產業鏈、融通供應鏈、支撐服務鏈,完善北京市醫療器械產業布局。
攜手打造創新生態鏈,共繪產業集群發展藍圖
姜峰理事長則代表國家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對未來的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他表示,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創新需要服務平臺。隨著783號國令的實施,"獎補"式招商成為過去式,而以賽促招,以賽促進產業配套服務發展正成為當前產業園區招商全新模式,未來更將成為推動醫療器械產業園區構建新生態、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契機。
大賽啟動儀式
隨后,北京市昌平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劉一紅詳細介紹了北京市昌平區的投資環境及政策,為參賽企業和團隊提供了寶貴的信息。昌平區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常盛則深入闡述了昌平區醫療器械產業的布局與發展優勢,為與會者描繪了一幅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值得一提的是,本場大賽還特設了參觀調研及項目咨詢服務,北京市藥監局器械審查中心、昌平區政府等單位在現場組建了服務小組,為創新企業提供產業落戶、政策審查、金融服務、產業園區配套等服務,為創新企業解答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惑與難題。此外,現場共有30余家投資機構、服務平臺,47家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
"真的不虛此行,大賽組委會為我們提供了專業展示平臺,昌平的政策也非常給力,給我們后續發展和落地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現場有項目選手激動地談到。
創新,引領醫療機器人技術革命
主旨演講環節,深圳市羅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楊嘉林,厚凱(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史文勇,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何超,武漢奧綠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務中心總經理,商業拓展中心總監朱湘濤,圖湃(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王穎奇等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及企業家們分享了他們對當前人工智能與醫用機器人技術的見解和經驗。
本次大賽以項目路演的方式進行評比,最終評比出一二三等獎及優勝獎。42個創新項目參與角逐,涵蓋了人工智能、康復機器人、手術機器人等多個醫療器械領域的前沿技術。大賽不僅為參賽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更為醫療器械產業的創新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現場聽了,整體項目質量非常高,好幾個創新技術讓我們對投資方向有了新的啟發。"一位業內知名投資人這樣評價這場賽事。
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簡稱大賽)在科技部相關單位的指導下自2018年起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是國內參賽項目數量最多,質量、專業度、專家評委水平、行業影響力、成果都極為優秀的全國性專業賽事。六屆賽事報名參賽項目4045個,決賽評出一二三等獎項目共計484個,賽后半年跟蹤統計融資總額逾70億元,部分項目后續還獲得部委、省市和軍隊的課題資助及其他各種賽事獎項。
大賽總決賽及配套創新周活動(論壇及展覽)共吸引超4000余家企業以及創新服務與投資機構參與,包括部委領導、院士、監管和產業界的權威專家及專業人士40000余人現場指導觀摩,成為醫療器械行業知名品牌活動。今天,播下創新的種子,明天,將收獲產業的碩果。大賽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推動北京昌平區醫療器械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北京昌平,正以開放的姿態、創新的精神,迎接更多創新產業在這片創業沃土落地生根,開啟醫療器械產業的新篇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