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強化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和報告工作,及時且妥善地管控藥品風險,保障民眾的用藥安全,是醫療機構必須深入思考并認真落實的關鍵任務。今年4月初,全國藥政工作會議召開,明確了深化藥品使用監測和臨床綜合評價結果應用的相關要求。醫療機構如何有效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筆者有幾點建議。
完善管理體系,明確職責流程。醫院設立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并下設藥品不良反應(ADR)監測及管理小組,明確各項具體職責、工作制度和上報流程,以規范開展ADR監測工作。同時,組建ADR監測小組,確定一名分管院長擔任組長,藥劑科主任擔任副組長,臨床藥學室具體負責ADR的聯絡、上報和分析等日常工作,并在各科室確定1名醫生和1名護士作為ADR監測員,負責科室內部ADR信息的采集與上報工作。
加強宣傳培訓,提高重視程度。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宣傳ADR監測的意義,邀請專家進行授課培訓,定期組織會議并開展填報方法培訓。充分利用醫院內部OA、辦公交流群、宣傳欄、電子顯示屏等平臺,全方位宣傳ADR監測的重要意義以及國內外ADR信息。邀請上級部門專家來院授課,系統講解ADR檢測的重要性、基礎知識和上報方法等,提升臨床醫務人員對該項工作的理解和處置能力。定期組織召開ADR監測員會議,及時通報階段性ADR監測報告,反饋存在的問題,并對監測員進行系統的填報方法培訓,以提高報表質量。同時,每年對新入職員工進行ADR監測知識的崗前培訓,此外,加大臨床藥師與臨床醫護人員的交流互動,臨床藥學室每月定期深入科室進行現場交流,宣傳ADR及合理用藥知識,消除臨床醫護人員的顧慮和誤解,指導其及時有效地收集ADR信息。
加大獎懲力度,推動工作開展。根據前期數據下達監測質控指標,將不定期巡查與全面檢查相結合,把報送情況與績效掛鉤。醫院質控科每年年初根據前期ADR數據報送情況進行監測分析后,向各科室下達ADR監測質控指標。醫院臨床藥學室每月對科室進行不定期巡查,每季度對全院各科室開展一次全面檢查,檢查定時發布,對存在問題進行通報,對工作開展良好的科室給予表揚。將ADR報送的及時性和準確性與績效掛鉤,每年年底由臨床藥學室對各科室數據報送的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情況進行梳理匯總后報質控科,質控科依據獎懲辦法給予相應獎懲。
強化信息應用,降低用藥風險。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建立院內ADR網絡上報系統,簡化上報程序,并通過智能審核解決醫護人員填寫漏項、錯項等問題,減少來回修改的時間和精力,提高上報效率。同時,該院監測小組與信息科合作,引進內網ADR監測上報系統,其報表采用與國家ADR監測中心呈報系統相同的格式,由監測員在病房上報后提交,監測小組每天進行審核,審核合格報表復制后通過外網上報至國家ADR監測中心呈報系統。這不僅減輕了臨床一線醫務人員和ADR信息平臺監測人員的工作負擔,還提高了工作效率。
重視ADR監測,保障患者健康。ADR監測小組定期對相關監測數據進行分析,重點關注發生不良反應的特殊情況以及上報過程中ADR發生率高的藥品和發生嚴重ADR的藥品,將其列為重點監測對象,及時向臨床一線提出此類應用預警。要求預警藥品使用前要詳細進行基礎信息采集、病史詢問和查體,加強用藥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加大用藥過程中的巡視與監測力度,以減少ADR的發生。同時,臨床藥學室積極參與科室ADR會診,提出ADR的處理和治療意見,協助處理因ADR引起的投訴。深入臨床一線,解決用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臨床一線將ADR監測視為對臨床治療的有益輔助手段,進一步提高對ADR監測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ADR上報的積極性,降低用藥風險,促進合理用藥。
總之,高度重視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建立完善的ADR監測管理體系,是促進合理用藥、降低用藥風險、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舉措,這項工作需要堅持不懈地做好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