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腿老膝先老”。膝關節是關節中的“抗壓戰士”,站立、行走時,膝關節負重約為體重1~2倍,上下樓梯、爬山時,則達到體重的3~4倍,蹲或跪時,甚至高達體重的8倍[[1]]。長期“負重”,使關節軟骨不斷磨損、變薄變脆,最終發展成膝骨關節炎。數據顯示,60歲以上人群,膝骨關節炎發病率高達50%[1]。不僅如此,膝骨關節炎還成為繼心血管疾病之后勞動力喪失的第二大疾病[[2]]。那么,由骨關節炎導致的關節痛膝蓋痛怎么治療呢?
關節痛膝蓋痛怎么治療?權威指南推薦優先使用藥物治療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一種全關節、異質性疾病,以關節軟骨損害為主要病理改變,可累及滑膜、韌帶、軟骨下骨及周圍骨組織。其中“脆弱”的膝關節最容易受到侵害,據了解,占比約40%[[3]]。
不僅如此,膝骨關節炎的主要表現為受累關節疼痛、僵硬和活動受限,部分患者伴有關節腫脹,伴發焦慮、抑郁情緒及睡眠障礙,嚴重者有致殘或癱瘓的風險。在我國,膝骨關節炎的發病率即將達到20%[[4]],是我國中老年人群傷殘的重要原因[[5]]。
因此,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治療遵循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早獲益的原則。那么,由骨關節炎導致的關節痛膝蓋痛怎么治療呢?《中國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21年版)》[[6]]明確指出,對于疼痛癥狀持續存在或中重度疼痛的膝骨關節炎患者推薦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
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是一類不含有甾體結構的抗炎藥,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等作用,在臨床上廣泛用于各種疼痛癥狀的緩解,以及骨關節炎、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
目前,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非選擇性COX抑制劑;另一種是選擇性COX-2抑制劑。
非選擇性COX抑制劑:即傳統型非甾體抗炎藥,在抑制COX-2達到抗炎鎮痛作用的同時,抑制COX-1會增加胃腸道、腎臟不良反應的風險。其代表藥物有:布洛芬、吲哚美辛、阿西美辛、阿司匹林等。
選擇性COX-2抑制劑:屬于第二代止痛藥,專門針對COX-2抑制,有效減少胃腸道不良事件的發生。其代表藥物有:塞來昔布、艾瑞昔布、羅非昔布、尼美舒利、依托考昔等。
由此可見,選擇性COX-2抑制劑作為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的升級版,安全性更優。那么,在選擇性COX-2抑制劑中,哪種藥物與膝骨關節炎患者更“適配”呢?
關節痛膝蓋痛怎么治療?西樂葆止痛治痛護關節,堅持使用更安全
在目前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治療中,針對飽受膝關節疼痛困擾的患者,國內外權威指南和骨科醫生優先推薦使用西樂葆用于中重度關節炎疼痛、炎癥以及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治療中[[7]][[8]][[9]][[10]]。
通常來講,在服用西樂葆半小時內,便可快速起效,并可以實現超過24小時的長效持久鎮痛。得益于其長效抑制炎癥反應的功效,在連續服用使用22周的情況下,可顯著減少骨關節炎的復發率達42%[[11]],堅持使用2年,可帶來長期疼痛獲益,達到止痛治痛降低復發率的治療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疼痛是膝骨關節炎的疾病的“表象”,其根本原因在于軟骨變性、破壞。而西樂葆能促進軟骨中蛋白聚糖、II型膠原蛋白的合成,抑制軟骨細胞凋亡,從而修復受損的關節軟骨,改善膝關節功能、延緩病癥進展。
不僅如此,得益于嚴密、規范化的研發之路和嚴苛、標準化且受專利保護的生產工藝標準[4][5][6],西樂葆在藥物安全性上也很值得信賴。據悉,其上市前通過了I期、II期、III期臨床試驗,在上市后的20余年中,擁有超過3500萬患者被處方西樂葆,122000患者參與150余項臨床研究,療效與安全性均得到了充足、豐富且可靠的循證醫學證據。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項機能逐漸走“下坡路”,膝關節這位“抗壓戰士”也難以避免“英雄遲暮”的出現。那么,關節痛膝蓋痛怎么治療?想要打贏“膝關節保衛戰”,可以選擇止痛治痛效果好、堅持使用更安全的西樂葆作為治療膝骨關節炎常用藥。針對中重度患者,還可以聯合維固力,實現止痛治痛降低復發率、補軟骨抑損傷,以改善關節功能,恢復關節健康態。
[1] 周一海,張雨微.打好一場膝蓋保護戰[J].生命世界,2018(11):60-63.
[2] 蘇成群.膝骨關節炎:越"成長"越"煩惱"[J].大家健康, 2017, 000(011):P.68-69.
[[3]] 周迎光,夏建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6, 8(6):2.
[[4]] 呂世偉,關雪峰,楊永菊,等.膝骨關節炎之中醫病因病機概述[J/OL].中華中醫藥學刊,1-9[2024-07-0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46.R.20240202.1037.002.html.
[[5]] 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骨關節炎學組. 中國膝骨關節炎臨床藥物治療專家共識(2023)[J]. 中華內科雜志, 2024, 63(6): 560-578.
[[6]] 樊子娟,王桂杉,李川,等.《中國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21年版)》解讀和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22,22(06):621-627.
[[7]] 劉曉丹, 等. 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2018;49(7):999-1005.
[[8]] 李雪梅, 等. 中國新藥雜志. 2015;24(8):865-8.
[[9]] 胡欣, 等.中國新藥雜志. 2012;21(6):601- 4.
[[10]] McKenna F,et al. Celecoxib versus diclofenac in the 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Scand J Rheumatol.2001;30:11-8.
[[11]] Strand V, et al. J Rheumatol. 2011;38(12):26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