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胃腸道疾病呈現年輕化趨勢,特別是在打工人群體中發作更為頻繁。根據《2023打工人胃健康洞察報告》顯示,在3000多名受訪者中,70%多的打工人(曾)確診胃部或消化道疾病[[1]]。其中慢性胃炎高居常見胃病前列,對上班族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那么得了慢性胃炎怎么辦,慢性胃炎吃藥多久會好?
為何會得慢性胃炎?
胃是消化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通過分泌大量的胃酸來消化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但胃酸是一種強酸,在有食物進入胃中時,胃酸大量分泌可導致胃中pH值趨于2~3之間。但胃卻并不會因此受到損害,這是因為有胃粘膜的保護。
正常情況下,胃黏膜可以防止胃酸和其他破壞因子,如酒精、一些藥物等的攻擊。但是當破壞因子變得過強時,比如胃酸過多,就會導致胃黏膜受傷(實際上胃酸過多也是許多胃病的誘因)。這樣,胃黏膜長久不能愈合,形成的炎癥損傷就是慢性胃炎[[2]]。
得了慢性胃炎怎么辦?
如果懷疑自己得了慢性胃炎,要及時去醫院咨詢,確診后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用藥。
慢性胃炎的治療要先排除幽門螺桿菌(Hp)感染[2]。如果Hp檢測陽性,不論是否有臨床癥狀,均應接受根除治療。這是因為Hp感染后一般難以自發清除,長期Hp胃炎可致部分患者發生胃黏膜萎縮、腸化生等較為嚴重的胃病。而且根除Hp也是最經濟實用的方法,可“一次性”獲益[[3]]。臨床上常推薦使用鉍劑四聯作為主要根除方案。
根除Hp之后,可根據不同癥狀類型對癥下藥。
如果只是胃疼,那么首選胃黏膜保護劑,可加快黏膜修復及提高恢復質量。常見的胃黏保護劑有鋁碳酸鎂、硫糖鋁等。比如鋁碳酸鎂的片劑,吃下后可以迅速崩解,一方面可以中和過多胃酸,改善胃黏膜炎癥反應,另一方面可以給受損的胃黏膜穿上一件物理“防彈衣”,抵擋胃酸的侵襲,有利于黏膜組織修復愈合[2]。
如果除了胃疼,還有燒心、反酸的癥狀,此時需要在使用黏膜保護劑的基礎上加上質子泵抑制劑(PPI)控制反酸。常見的PPI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但要注意,長時間使用PPI會導致停藥后又再次反酸,稱為“酸反跳”,此時可使用鋁碳酸鎂加以緩解。
慢性胃炎吃藥多久會好?
慢性胃炎的用藥時間分兩部分,包括短期控制癥狀和長期用藥促進黏膜愈合。得了慢性胃炎,如果吃藥之后癥狀緩解了,也不能馬上就停藥,此時需要重視的是胃黏膜的愈合,癥狀緩解后還需要繼續治療一段時間,一般的治療時間是 4 周[2]。但具體用藥的時間還要以醫囑為準,結合胃鏡的檢查結果確定。
除了吃藥外,還需要相應地改變生活方式,規律飲食,保持健康體重。要不然好不容易把癥狀控制住了,卻還是暴飲暴食、吞云吐霧,自然拖慢治療!
總之,慢性胃炎吃藥多久會好不是一個單一的問題,家中常備鋁碳酸鎂、硫糖鋁等藥物,未雨綢繆的同時,也要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腸胃。
[[1]] 南方周末《2023打工人胃健康洞察報告》
[[2]]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學普及分會消化學組等,《中國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健康科普指導意見》
[[3]]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消化整合醫學分會. 中醫雜志.2020.61(22): 201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