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會議于2022年6月9日在線上順利召開。會議邀請北京醫院胡主任擔任大會主席;由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左主任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盧主任共同主持。參加會議的還有北京協和醫院李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藥學研究中心張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杜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鐘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郭主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徐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范主任、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葛主任、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肇主任、上海市東方醫院馬主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方教授以及瑞派替尼治療晚期胃腸道間質瘤藥物經濟學評價項目課題組負責人楊助理研究員等。
會議主要內容
會議主持人左教授首先代表本次會議的主辦方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中國藥品綜合評價指南》項目組,以及會議的協辦方北京普瑞快思醫藥咨詢有限公司和再鼎醫藥,對參加本次會議的各位專家表示感謝。左教授介紹說,《中國藥品綜合評價指南》項目由中國藥學會于2009年發起,旨在通過對已在中國上市使用的藥品,在安全性、有效性、順應性以及藥物經濟學等方面研究的基礎上,立足國情,結合國際經驗,規范各領域評價原則,建立較為完整的評估系統。為進一步推動《中國藥品綜合評價指南》項目的修訂和完善、助力我國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工作的開展,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聯合項目組召開了以“全面改進和強化我國藥品綜合評價項目”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今天我們在線上召開《中國藥品綜合評價指南》項目例會,會議主題是“胃腸間質瘤創新藥臨床合理用藥與綜合評估”。本次會議還特別榮幸地邀請到了全國非常著名的、有影響力的專家和學者到會。
胡教授致辭,今天會議的主題將圍繞胃腸道間質瘤臨床用藥展開。胃腸間質瘤發病率在國外大概百萬分之十,治療胃腸道間質瘤有好多大家熟悉的藥物,伊馬替尼、舒尼替尼、包括今天講的瑞派替尼。老藥有耐藥的問題和不良反應等問題,隨著新藥的研發進展,瑞派替尼的研究比較透徹。這類藥如果長期用藥其藥動學會不會發生變化?胃切除后它的藥物吸收會不會發生變化?今天通過圍繞胃腸間質瘤的討論,我們能更好地了解這類藥對突變療效的影響如何,治療的持續時間、包括它的副作用如何,這個藥的臨床價值在哪?通過幾位專家的共同討論,期盼著能夠學習到更多新的東西,感謝大家!
中山醫院方教授為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如日方生--晚期胃腸間質瘤治療新曙光”,主要從胃腸間質瘤治療現狀和未滿足需求、瑞派替尼藥物的作用機制和臨床研究應用情況兩個方面展開介紹。方教授說,胃腸道間質瘤(GIST)是一類起源于胃腸道間葉組織的腫瘤,全球發病率大概是每百萬人10~15%,亞洲和北歐地區是高發的地區,中國每年新發的病例大概2~3萬例,最常見的位于胃,大概占60%,30%來自于小腸,結直腸及胃腸道外的間質瘤較為少見。目前藥物和手術治療是治療胃腸間質瘤兩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接受規范治療的病人生存期顯著地延長。但是對于晚期的病人,比如腫瘤侵犯到重要的血管或者肝臟、腹盆腔的廣泛轉移,沒有辦法做根治性的手術。晚期GIST治療困境一是易發生耐藥,且疾病進展迅速,臨床亟需可突破耐藥的藥物;二是患者由于長期服用靶向藥物,體質狀況比較差,在一線藥物伊馬替尼治療繼發性耐藥后,后線治療幾乎所有患者均出現毒副作用。
方教授提到,瑞派替尼是一種新型的開關調控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獨特的雙重作用機制,可以同時抑制開關口袋以及活化環開關,從而廣泛的抑制KIT及PDGFRA突變。中位OS和PFS顯著延長,中位OS延長至18.2個月,死亡風險明顯降低59%,中位PFS延長至6.3個月,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顯著降低84%。安全可耐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TEAE多為1-2級,3-4級TEAE與安慰劑相近,92%患者未發生TEAE相關停藥,91%患者未發生TEAE相關減量,持續穩定改善患者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瑞派替尼是目前唯一獲批用于晚期GIST四線標準治療藥物,不管是國外的NCCN指南,還是國內的CSCO指南、ESMO指南均對瑞派替尼為一級推薦 。
課題組楊助理研究員跟大家分享了“瑞派替尼治療晚期胃腸間質瘤(GIST)的藥物經濟學評價”情況:在2021年3月31日,瑞派替尼成為首個在中國獲批上市的胃腸道間質瘤四線治療藥物,填補了我國胃腸道間質瘤四線治療領域的空白,被《NCCN胃腸道間質瘤指南》和《中國CSCO胃腸道間質瘤診療指南》作為Ⅰ級推薦的四線標準治療。瑞派替尼有國際多中心INVICTUS研究,在國內也有相關實驗。目前已經被澳大利亞醫保準入,我國準入還需要本土的證據。
楊助研介紹說,本次研究的目標人群是已接受過包括伊馬替尼在內的三種及以上激酶抑制劑的晚期胃腸道間質瘤成人患者。研究對瑞派替尼和瑞戈非尼進行有效性、安全性、經濟性等維度的直接比較。綜合分析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有效性上,瑞派替尼疾病進展風險或死亡風險較瑞戈非尼低,臨床獲益較大。在安全性,與瑞戈非尼相比,瑞派替尼不良反應較少,且發生率較低。在經濟性方面,瑞派替尼PFS狀態一周期的費用是46850.93元,瑞戈非尼PFS狀態一周期的費用是14763.93元,瑞派替尼PD狀態一周期的費用為707.35元,瑞戈非尼PD狀態一周期的費用是694.67元。楊助研也指出,因為研究僅為直接的比較,且基線人群不同,所以本次研究的比較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討論環節由盧主任主持。討論內容圍繞晚期胃腸道間質瘤治療中如何評價瑞派替尼在有效性、安全性方面的優勢以及作為罕見腫瘤四線治療的唯一藥物,如何看待瑞派替尼參與國家醫保談判的機遇與挑戰兩方面展開。參會專家紛紛參與到討論中來,分享了各自的看法,并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
李教授講到,新藥確實發展太快,對我們藥學人員來講,學習的壓力非常大。新藥不僅給我們病人帶來好處、給醫生多個選擇,更重要的是給我們學習藥理學、治療學的學科發展帶來很多的推陳出新的作用。
胡教授總結說,感謝項目組又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使我們對這類藥有了新的認識和認知。我們通過互相交流,能夠增進對這個藥的了解。這類藥還要考慮自身的藥動學變化差異,剛開始用或者用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以后清除率會不會發生變化?患者的肌酐清除率、血清蛋白的水平很可能會出現新的突變;突變會帶來什么樣的相關性等等都需要大家進一步在真實世界去發現和研究。
會議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