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骨質疏松的癥狀有哪些?治療方法又是什么?
來源:全民健康網 更新時間:2022/6/15
孕婦懷孕后,許多醫生都會建議在孕婦懷孕20周以后會建議孕婦開始補鈣,到了孕27周、28周以后,隨著胎兒迅速生長的需要,就一定需要補鈣了。但是還是有許多粗心的孕媽不注意補鈣,導致出現了骨質疏松。那么,孕婦骨質疏松的癥狀有哪些?如何治療?
骨質疏松即骨質疏松癥,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骨質疏松癥可發生于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于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妊娠、哺乳期的女性也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的癥狀。
孕婦骨質疏松的癥狀有哪些
1、疼痛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彎腰、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骨質疏松癥時,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若壓迫脊髓、馬尾神經還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
多在疼痛后出現。脊椎椎體前部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毫米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后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骨質疏松怎么治療
有效的藥物治療能阻止和治療骨質疏松癥,包括雌激素代替療法、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以及二磷酸鹽,這些藥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對骨形成的作用特別小。用于治療和阻止骨質疏松癥發展的藥物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抑制骨吸收藥,包括鈣劑、維生素D及活性維生素D、降鈣素、二磷酸鹽、雌激素以及異黃酮;第二類為促進骨性成藥,包括氟化物、合成類固醇、甲狀旁腺激素以及異黃酮。
很多患者在治療維生素D缺乏癥狀時,都會選擇悅而維生素D滴劑。它可以預防和治療多種因為維生素D缺乏而引發的疾病疾病,如小兒佝僂病、成人骨質疏松等。悅而維生素D滴劑每粒維生素D含量400IU,服用方便,使用者無需檢測血鈣,可以有效促進腸鈣吸收,增加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促進骨基質形成。研究發現,人體如果維生素D3不足,鈣的吸收率只有10-15%;但是補充維生素D3充足后,人體對于鈣的吸收率可提升3-4倍。
通過上述孕婦骨質疏松的癥狀有哪些的簡單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孕婦骨質疏松通常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因此需要及時治療,以防對胎兒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本站系本網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