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講話,如何教寶寶學說話
來源:全民健康網 更新時間:2022/5/27
每個寶寶開始說話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寶寶講話早,有的寶寶講話晚。事實上,寶寶講話的早晚除了自身條件之外,他所處的語言環境也非常重要。家長該如何教兩歲寶寶說話?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說話晚與是否聰明沒關系
“貴人語遲”,每當孩子開口說話晚時,不少老人經常會道出這樣的安慰性俗語。對此,兒童神經內分泌專科主任表示:說話晚的孩子很可能是因個體差異等原因所致,其智商其實與說話早的孩子沒有多大差別,但由此推斷出其會更聰明或更命好,這種說法毫無科學依據,只是大人的美好寄愿。
3歲仍不能說句子應考慮為發育遲緩
有些孩子說話晚是因為疾病所致,應引起重視。導致兒童語言發育障礙常見的疾病有:聽力障礙、唇腭裂、舌系帶異常、腦癱、智力低下、孤獨癥、腦外傷及腦炎后遺癥等,包括部分遺傳代謝性疾病。若發現兒童有語言發育明顯異常現象,應努力查找病因。
兒童語言障礙又可分為語言發育遲緩和構音障礙。語言發育遲緩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即發展的起點遲、發展的速度慢、達到的水平低。也就是說,一般正常兒童在1~1.5歲時已經有明顯的語言能力發展,而語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在時間上要晚許多,且與同齡孩子相比,說話能力也要差很多。像說話晚(2歲甚至2歲后才開始),3歲不能說句子,言語簡單,詞匯貧乏等都屬于這個范疇。如果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就會對他和周圍的交流形成障礙,時間長了以后,孩子的性格會變得內向,甚至演變成自閉癥,對孩子的傷害很大。
孩子如有語言障礙,必須及早治療。3歲之前是腦發育最快時期,這個時期腦的可塑性最強,因此兒童語言障礙治療越早越好。目前對兒童語言障礙的治療,主要是進行針對性綜合治療,包括語言訓練、智力訓練、針灸、理療等,并輔以藥物治療。
如何教兩歲寶寶說話
如何教寶寶學說話?從家長的角度看,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父母對寶寶的要求不要反應太快
比如寶寶指著水瓶,家長馬上明白這是寶寶想喝水了,于是馬上把水瓶遞給他,這樣使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當寶寶指著水瓶,你可以引導孩子說出來她想干什么,就算僅僅說一個“水”字,你就應該鼓勵他,因為這是不小的進步。他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
2.不要經常用兒語和寶寶說話
簡單地說就是不說不完整的話,例如,吃飯說成飯飯。長期用這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會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時間。
3.不要老是重復寶寶的錯誤發音
剛學會說話的寶寶存在著發音不準的現象,如把“蘋果”說成“蘋朵”等等。成人可能會覺得好玩,可愛,在不經意間重復錯誤的發音,父母不要學孩子的發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時間一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發音就會逐漸正確。
4.別讓寶寶置身于語言復雜的環境當中
有些家庭中父母、爺爺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語言環境復雜,多種方言并存,這會使正處于模仿成人語言的小寶寶產生困惑,其結果是導致寶寶說話晚。因此在0.5-2歲這個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家人應著重教他正確的語言,最好都說普通話,避免語言環境過于混亂。
附:正常孩子語言發育時間表
1-3個月:啼哭,輕輕發聲,咿呀發聲,尖叫,發笑。
3-6個月:以不同的聲音表達不同的感受,對大人的講話以發音作為回答,發出輔音與元音的組合音,模仿大人發出連續的音節。
6-9個月:模仿講話,與母親有意識地對話。
9-12個月:準確地運用媽媽、爸爸兩詞,模仿新的聲音,模仿字、詞發音,近似準確,主動與別人進行極簡單的語言交流。
12-18個月:發音時出現聲調變化,開始使用“這個”。當被提問“這是什么”時,能說出物體的名稱,以手勢表達需要,能說出4-6個字的名字,模仿說短句。
以上就是如何教兩歲寶寶說話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家長們發現自己的寶寶長時間不說話,建議去醫院進行檢查。
本站系本網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