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生病時 吃中藥也不保險
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更新時間:2020/8/5
由于西藥多是化學合成藥,其中不少西藥對胎兒有不良作用。因此,不少女性在懷孕時,對西藥都存在著一種恐懼心理,她們因病需用藥物時,大多喜歡選用中藥。
專家認為,其實,孕婦服中藥并非都是絕對安全的。許多中藥所含的各種生物堿及化學成分亦十分復雜,特別是各味中藥相互配伍以后產生的作用差異較大,有的可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因此在懷孕的最初3個月內,孕婦除慎用西藥外,亦應慎用以下四類中藥,以免造成畸胎或導致早產、流產。
大毒大熱藥物。
如生南星、朱砂、雄黃、大戟、附子、商陸、斑蝥、蜈蚣、砒石等,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毒性的藥物。中藥雄黃已肯定有致畸胎作用,孕婦應絕對禁止內服,朱砂含有可滲性汞鹽(即水銀),可在孕婦體內蓄積,導致新生兒小頭畸形、耳聾、斜視、智力低下等。
活血化淤藥物。
如桃仁、紅花、枳實、蒲黃、益母草、當歸、三棱、水蛭、虻蟲、穿山甲、乳香、沒藥等,可使孕婦血液循環加快,具有刺激子宮、反射性引起子宮強烈收縮的作用,導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使胎兒發育不良及產生各種畸形,甚至引起流產、早產和死胎。
滑利攻下藥物。
如滑石、木通、牽牛子、冬葵子、薏苡仁(根)、巴豆、芫花、大戟、甘遂等,多有通氣利尿下瀉的作用,可通過刺激腸道及消化系統,興奮子宮并引起反射性的收縮,使胎兒著床不穩而引起流產、早產。
芳香走竄藥物。
如丁香、降香、麝香等,可通過神經系統引起子宮收縮,也容易導致胎兒早產或流產。不少人工流產或引產藥物中,麝香均為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還應告誡孕婦的是,有許多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草藥,常以配方形式出現在中成藥之中,因而對含有上述各類的中藥必須慎用。對已注明有孕婦禁用或慎用的中成藥,應避免服用,或選擇功效相似而無副作用的藥品代之。
當然,在豐富的中藥寶庫中,對孕婦有不良作用的藥物畢竟是少數,中藥作為天然藥物仍然比西藥的副作用要小得多。所以,孕婦在患病時不必諱疾忌醫,應及時找醫生診治,請醫生權衡利弊選擇使用藥物,以利于孕婦與胎兒的健康。
本站系本網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