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期用藥方面,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制訂的藥物分級制度,明確、科學、合理,被奉為經典。該標準根據對胎兒的傷害程度,將藥品分為五類。孕婦用藥前一定要看清。
大多數藥物對胎兒的影響都集中在早期。在受孕后的最初兩周,受精卵受藥物影響,可能導致自然流產。在受孕后2—6周,藥物對胎兒的健康危害最大。受孕3個月后,藥物影響會越來越小,但并非絕對安全。
A類:
對孕婦、胎兒都安全。多為維生素及礦物質類藥,如B族維生素、鈣片等。應按說明書,適量服用。
B類:
對孕婦比較安全,對胎兒的危險證據不足或不能證實。如胃復安、青霉素以及多數頭孢類藥物等。
C類:
僅動物實驗顯示,會造成胎兒畸形或死亡,但無孕婦的研究數據。如阿司匹林、撲爾敏、地塞米松等,使用時須謹慎考慮對胎兒的潛在危險。
D類:
僅在孕婦生命受到威脅,或患有嚴重疾病非用不可時才可使用。包括四環素、一些孕激素及抗癲癇藥等。
X類:
明確規定已懷孕或可能懷孕的婦女禁用,如氯霉素、米非司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