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多因素疾病,除與遺傳因素有關外,后天的環境因素也很重要。這就意味著,糖尿病是可以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預防的。以下5個方法,對預防糖尿病有效!
1.隔日限食
最近研究表明,對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采用每日限食與隔日限食對預防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作用。
每日限食,即限制每天熱量的攝入,一般可每日熱量的攝入減少15%~40%,即攝入熱量約每天1200~1800千卡,長期維持,在減重方面更為明顯,但因為使人處于饑餓狀態,一般難以長期堅持。
隔日限食,即一日進食所需能量的75%,而另一日則自由進食,通俗講就是“限一天,休息一天”,從而更加容易讓人接受和堅持。
這兩種方式都可以都能達到減輕體重、減少內臟脂肪含量、控制空腹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等作用,達到預防糖尿病的目的。
日常飲食中,盡量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天然食品,如谷類、水果、蔬菜,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人。
以下28字原則需牢記:少葷多素、少肉多魚、少細多粗、少鹽多醋、少量多餐、少吃多動、少稀多干。
2.控制腰圍、體重
俗話說“腰圍越長,壽命越短”,腰圍也是評估肥胖的一個指標。就中國人群的標準,男性腰圍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5厘米時,就可以視為肥胖。
我們知道,肥胖是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的誘因之一,所以,減輕體重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方法。
控制腰圍、體重可從飲食方面入手,限制熱量的攝入,但蛋白質攝入量每日每千克體重不少于1克,脂肪攝入量特別是動物性脂肪應加以限制,同時限制鈉的限制量,多吃富含纖維素或維生素的蔬菜與水果。
3.每天快走1小時
在最近的研究中,美國哈佛大學做了一項實驗,對7萬名婦女進行研究,研究報告顯示,每天快步走1小時,患糖尿病的危險降低50%。
雖然,快步走相對于跑步或騎自行車等強度相對溫和,但能消耗體能,同樣可以達到減少脂肪、降低體重、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等作用,因為此種運動方式較為安全,建議年齡較大的人群踐行,建議在空氣新鮮、環境安靜的地方進行。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研究指出,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配合健康的飲食,可以明顯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所以,正常人群或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應該把運動放在預防糖尿病的重要位置,在日常生活中可選擇散步、慢跑、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不拘形式,貴在堅持。
4.每天4杯綠茶
歐洲有實驗發現,經常喝茶有助于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但每天喝4杯以上才有效。這項研究表明,每天喝4杯茶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不喝茶的人大概低20%。
這是因為,喝茶能夠改變葡萄糖消化吸收的情況,并保護胰島B細胞不受自由基破壞,這些功效可能與茶多酚有關。
所以,建議正常人群或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可以大量的喝茶。
溫馨提醒糖尿病患者,不要以為喝茶能預防糖尿病,就可以停止降糖藥物,聽信一些茶葉商家或保健品商家的蠱惑,即某種茶可以降低血糖等夸大宣傳。治療糖尿病還得聽醫生的話,配合治療。
5.吃點二甲雙胍
在目前,預防糖尿病的首選方式仍為生活方式的干預,但對于依從性不高、生活方式干預難以堅持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小于7.8 mmol/L;或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7.8~11.1mmol/L),可以選擇用二甲雙胍預防糖尿病。
二甲雙胍是治療糖尿病的首選藥物,如果使用二甲雙胍預防糖尿病,屬于超藥物說明書用藥,醫患之間需要做好溝通。
對于血糖正常的人群,就不要認為二甲雙胍是“神藥”或保健品,可以隨意服用,應該選擇飲食、運動、減重等方式預防糖尿病。
相關中醫研究發現,中藥或中藥制劑也能預防糖尿病,例如六味地黃丸、銀杏葉提取物、胰道動力谷物調理粥等。
展望:預防糖尿病的新途徑
在人體內存在著兩種形式的脂肪,一種為白色脂肪,一種為棕色脂肪,后者能夠通過特殊的方法燃燒能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減少脂肪的含量,從而減少肥胖及胰島素抵抗,達到預防糖尿病的目的。
哈佛大學Joslin糖尿病研究中心發現,小鼠白色脂肪和骨骼肌中存在祖細胞,在某種作用下可以轉化為可以燃燒的棕色脂肪。這一發現對于減重和預防糖尿病開辟了新途徑,對于那些家族性遺傳傾向的肥胖癥人群或一些過度肥胖有可能發展成為糖尿病、代謝綜合綜的人群,似乎帶來福音。
這意味著在預防糖尿病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此項技術尚在研究當中,相信不久將來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