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急疹是比較常見的發疹性疾病,常常發生在孩子第一次高熱時,特點是燒退疹出,很多家長會覺得這個疹子一出,以后就不會再出皮疹了。其實發熱伴發皮疹的疾病有很多,家長可以了解一些。
猩紅熱
這是一種傳染病。多數高熱起病,體溫可到39~40℃,孩子精神偏弱,比普通感冒發熱顯得病情重。
發熱當天或第二天即可出現皮疹。但皮疹較為特殊,呈”醉酒樣“皮疹,即孩子全身皮膚潮紅如飲過酒一樣,但往往看不到明顯的一粒一粒的疹子,所以家長常常沒有發現孩子出疹。醫生體檢時發現皮膚潮紅,手壓皮膚潮紅全部消退,去壓后復現。皮疹一般持續時間不長,給予有效治療后2~4天可消退。退疹后軀干部皮膚出現明顯的脫屑,手掌足底可見膜狀脫皮,甲端皸裂樣脫皮是典型表現。脫皮持續2~4周,不留色素沉著,不留疤痕。
猩紅熱是A組溶血性鏈球菌導致,有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發熱不高或不發熱,只表現為猩紅熱樣皮疹。
皰疹性咽頰炎、手足口
近期流行的皰疹性咽頰炎,大部分患兒僅表現為咽頰部皰疹潰瘍,也可見少數全身散在皮疹。而手足口病患兒除手、足、口皮疹外常見到
臀部皮疹。皰咽和手足口病的發疹時常伴有發熱。
麻疹接種后反應
如果孩子發熱,同時全身散在皮疹,要回顧孩子近期有沒有接種麻疹疫苗(8月齡)。
麻疹接種反應與其他的疫苗的接種反應不太相同:約接種后7-10天發生,表現為發熱、出疹。發熱時間2-3天,38度左右多見,也有熱度更高或熱程更長的,疹子大都在發熱期間發生,全身散在。麻疹疫苗的接種反應類似輕型麻疹發病,但發熱與出疹的關系與典型的麻疹不完全吻合,而且一般不發生麻疹伴發的心、腦合并癥。
川崎病
如持續發熱不退超過5天,用抗生素無效同時伴有皮疹,眼睛紅、嘴唇紅、舌頭紅,口唇裂,肛周紅,淋巴結腫大應該考慮有沒有川崎病。
這個疾病對于家長來說是少見疾病,但如果孩子持續發熱伴發皮疹,醫生會積極考慮。
EB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疾病,病情輕重不一,差異很大。如發熱持續,同時伴發皮疹、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醫生會考慮EB病毒感染,其確診需要抽靜脈血查EB病毒抗體和EB病毒DNA。
上述這些疾病是比較常見的發熱發疹性疾病,家長需要注意觀察每次孩子發燒過程中有沒有皮疹出現,家長對發熱容易識別,可能對皮疹的觀察和重視相對不夠。如發熱同時段伴發皮疹,要及時就醫,請醫生甄別疾病。